他毫无工作经验,却用十年时间将几个人的外卖O2O平台发展成拥有300多万配送员,遍布全国上千个城市的大平台;其最终作价95亿美元将公司卖给阿里集团,对此,外界有赞叹,也有唏嘘。作为创新者、变革者,34岁的张旭豪当选了2018年“上海优秀青年企业家”,他如今在做什么?又在想些什么呢?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日前采访了他。
2019年3月的一天下午,张旭豪沉静地坐在来福士广场一个联合办公室内,春日暖阳洒在他的脸上,显得不骄不躁。
关于张旭豪创业的起因,网上有多个版本的故事。其中一个是张旭豪出生在申城的商贾之家,他从小就在浓郁的商业氛围里耳濡目染,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硕士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85后”的张旭豪心中早早种下了一颗从商的种子。2008年的一天,张旭豪等几个“交大男”在宿舍里进行“卧谈会”时,聊着聊着肚子饿了,打电话叫外卖,没叫到,于是兴起做外卖服务的念头。
“当年选择创业,其实也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选择了一种态度,选择了想要做一些事的方式方法。”张旭豪如此回顾自己的创业初衷。
在张旭豪做外卖之前,外卖就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早年饭店的店主,会把菜品和电话信息印成宣传单,赠给前来就餐的消费者,消费者需要时,就对照宣传单上的电话点餐。一些第三方公司还会收集一定范围内餐饮商家的菜品和电话信息,做成订餐手册,分发给用户球王会。但用电话订餐,如果遇到占线,或者深夜,就订购不了,效率显然很低。而张旭豪的入局给外卖这个行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他们选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研发一款专门做外卖的网络订餐平台,教会商户用电脑、互联网,让用户在网上订外卖。为全情投入创业,他主动放弃香港理工大学深造机会,作为团队领头人,与团队并肩奋战尽情挥洒。
当时外卖O2O平台已逐渐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兴起,最初这些平台只关注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做着各自的小生意,彼此互不干扰,大家也都过得去。但张旭豪的视野并不局限于校园,“饿了么”在他们的苦心经营下,走出交大,走进大学城,最终走向全国。
事实证明,互联网创业,不进则退,经历十年发展,“饿了么”从一个大学研究生的创业项目,成长为估值达百亿美元的互联网独角兽企业。如今已构建起交易平台、即时配送和供应链有机结合的生态体系,成为中国领先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
但与其几乎同期起家的众多外卖O2O平台经历了群雄逐鹿,风云激荡后,倒闭的倒闭,合并的合并。十年后,如今在中国,外卖的市场大家众所周知就剩下的美团外卖、饿了么外卖。
“饿了么”公司全名为“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梵文里,“拉扎斯”是“”和“信仰”的意思。带着这个颇具理想主义色彩的公司,张旭豪走出青春岁月最精彩的十年,2018年4月,他在公开信中总结这十年:
“从10年前的交大宿舍创业到现在,我们聚集起2.6亿用户、200多万商家和300多万配送员,将外卖培养成中国人第三种常规就餐方式,我们一开始也许只是想让这个世界发生一点小小的改变,但我们最终是一点一滴把外卖这件小事,做成了不起的大事!”
张旭豪所言不虚,今年3月初,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比例高达98.6%。网上外卖用户持续增长至4.06亿,其中有3.97亿也就是近4亿人通过手机网上点外卖。
首先,餐饮商户的信息化水平提高,10年前,国内很多餐厅都没用过电脑,更别提联网做生意,但通过‘饿了么’和行业小伙伴帮助,中国餐饮企业在数字化、信息化,线上化等方面飞速发展,跑赢很多发达国家;
第三,对于就业来说,外卖O2O让更多的人参与服务业发展。”张旭豪总结道:“我们给传统行业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
经过十年努力,将“饿了么”从一个校园企业奋斗成外卖O2O行业的小巨头,从零培养到互联网独角兽,最后以9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阿里集团,促成2018年度互联网最知名的一笔现金收购案,张旭豪无疑问是成功的企业家。在“饿了么”全资出售后,张旭豪也反思过创业过程,他不是没有遗憾。
“创业十年期间,‘饿了么’最后三、四年发展太快太猛,企业文化传承没跟上。”张旭豪介绍,早年他们都是带着“极客”精神去创业,想尽办法鼓励员工去争取用户、商户、平台三方共赢。但三、四年前,“饿了么”开始与美团外卖激烈争夺市场,昔日的战略投资众点评却在此时倒戈,“饿了么”当时走上快速扩张道路,疏忽了新进员工的精细化管理,以致一些员工“甲方心态”浓重,主动服务商户意识缺失,这也导致了饿了么平台爆发了一些食品安全问题。
“这些点点滴滴表面上是制度、管理的问题,更深层次上,是企业文化传承出了问题。”张旭豪表示,对此他颇懊恼,并强调并购入阿里后,“饿了么”团队已经重拾初心。
张旭豪对外界“套现离场,财务自由”之类评语十分不屑。“当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创始人肯定都财务自由了,一个人能花多少钱?即使股权变现了,一个创业者的钱还是会投入事业当中的。”
马云有一句话:“做企业,切忌是今天做,明天成功。天下没有这么好的事情——今天做明天就会成功,我们公司做任何一个决定都会问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宣布这个事情,十年以后会不会成功。如果十年以后会成功我们就干。”
张旭豪的观点与之相似:“在我十年创业期间,中国互联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经历了互联网PC端往移动互联网的变迁,如今又到了大数据、AI时代,我相信未来十年还会继续变化,我现在要找能够在未来创造价值的项目。”
对于上海的营商环境,张旭豪充满信心。他表示如今一些企业家评选活动球王会平台,让他们深感到政府关注关心,他也借此结识了不少沪上优秀企业家。他还认为政府“店小二”式的服务尤其值得点赞:“政府的服务已经从量变到质变。”张旭豪举例,“饿了么”总部每天有来自全国各地超过2000万单的订单量,投诉问题在所难免。基于此,当地工商部门驻扎在公司内,以便快速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上海营商环境的持续向好,已吸引了很多全球的企业总部搬来。”张旭豪认为,这些大企业总部、研发、运营能入驻上海,尤其是那些能带动产业集群的企业搬到上海,有利于上海人才结构的多样性、层次化。“如今企业到硅谷招人,上海已经成为颇为吸引人的名片。”
“我现在看体育、看艺术、看生物医药,了解各种项目,我在寻找未来的方向。”张旭豪告诉记者,在大有可为的战略转型期,干事创业的发展黄金期,他的创业未完待续。
1、创业,要找到自己愿意全身心投入的事,一个能够改变某个产业的事,价值足够大的事,才能吸引你和你的团队一直坚持下去。
3、大学生时代想创业,就去呀,闯一闯,去尝试内心喜欢的事情,勇敢试错,看看自己是否适合创业,越早发现越好。
年初,张旭豪在自己的朋友圈推介创业电影《燃点》,他说:“这是一部真实记录中国第三代创业者生存状态的创业纪实电影,将为我们展示那些创业者们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台上的风光人人都知;可台下的辛酸和苦痛,只有自己最清楚。一部正在发生的创业史。”
作为一名创业成功的青年企业家,张旭豪为青年人提供了可参照的励志范本,不仅具有敢于挑战未知和实现梦想的勇气,还要有选择的智慧。他最终选择让“饿了么”融入更庞大、更有资源的阿里巴巴平台,也不失是一种明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