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一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在武汉小民大排档(徐东店)吃出福寿螺,店员则表示“就是一般的螺”。“与商家据理力争,但是商家当时没有承认。”7月9日中午,极目新闻记者分别联系了发布视频的王先生和涉事门店相关人员。小民大排档接线人员李小姐向记者表示,7月8日,市场监管部门已将店内的螺蛳肉食材取走,目前,店内已经下架了韭菜螺蛳肉菜品,正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
7月9日下午,武汉市武昌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回复极目新闻记者称,目前现有法律法规对福寿螺作为食品进行售卖无限制性规定。从涉事螺肉食品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角度,经工作人员现场检查后厨,未发现有未加工的福寿螺,门店当事人表示未购进福寿螺作原材料使用,并已下架该菜品。
网友视频发布的时间为7月8日01:34。视频中,一名顾客捏着一只有4个触角的螺肉,询问商家究竟是福寿螺还是普通螺肉,与其对质的店员则表示“就是一般的螺”。在这名顾客的再三确认下,店员表示是田螺。
7月9日中午,极目新闻记者通过微信间接联系上了发布视频的王先生。王先生介绍,自己是7月7日晚上来到位于武汉徐东的小民大排档吃宵夜,点了一份韭菜螺蛳肉,后来在菜里吃到了有4个触角的螺肉,怀疑是福寿螺。由于王先生平时喜欢钓鱼,经常遇到福寿螺的卵,自己对于田螺和福寿螺还是可以区别的。“田螺个头小,炒出来没什么肉,而这盘菜里的螺肉个头都很大。”王先生表示,自己的身体目前没有出现不适。
就王先生反映的情况,极目新闻记者9日联系了涉事门店。小民大排档接线人员李小姐告诉记者,当时,这名顾客是7月7日23时左右到店,后来在网络上发布了视频,7月8日市场监管部门已将店内的螺肉食材取走,目前店内已经下架了韭菜螺蛳肉菜品,正配合相关部门的检验调查,具体回复以官方部门为准。
7月9日,武昌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回复极目新闻记者称,7月8日下午,该局工作人员接到相关情况反映后到现场检查。经查,小民大排档徐东店登记注册名称为武汉市武昌区亚琼餐饮店,现场公示有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
经查,当事人从事餐饮服务,制售的菜品“韭菜螺蛳肉”中使用的螺蛳肉,是预包装半成品螺肉,产品名称为“湘食E家可可螺肉”,包装显示配料为螺肉、植物油、食盐、干辣椒球王会app、天然辛香料、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谷氨酸钠),生产商是湖南龙泉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经工作人员现场检查后厨,未发现有未加工的福寿螺,当事人也表示未购进福寿螺作原材料使用,并已下架该菜品。
7月9日,为调查取证螺肉产品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风险,武昌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到白沙洲冷链市场,向供应商武汉迎鑫贸易有限公司核实相关情况。经查,现场未见福寿螺,供应商确认为涉事餐馆提供的商品为预包装“湘食E家可可螺肉”,并且提供了生产厂家湖南龙泉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出具的《情况说明》《出厂检验报告》及原料供应商的《检验报告》。
在生产厂家出具的《情况说明》中,极目新闻记者看到,该厂家生产的“湘食E家可可螺肉”采用的是目前食品行业通用的“螺蛳”“螺肉”“田螺”原料,原料商有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但未确认原料中不掺杂福寿螺的螺肉。
在螺肉的《出厂检验报告》中,记者看到,感官指标中表明“产品具有应有的色泽,正常气味和正常形状组织状态,无异味,无肉眼可见外来异物”,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相关指标均合格。在第三方检测报告中,螺肉的铅球王会app、镉、无机砷等指标均为合格。
“目前,餐饮户、生产厂家、原料供应商均履行了索证索票、食品检测义务。”武昌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督促食品销售者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做到不采购、不销售无合法来源和质量合格凭证的螺肉制品。同时要求食品销售者规范标签标识,详细标明具体螺肉原料品种,以供消费者选择参考。
那么,福寿螺是否可以食用呢?日前,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张宇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福寿螺是中腹足目瓶螺科瓶螺属硬壳软体动物,是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的中间宿主。“福寿螺本身虽然无毒,但是由于寄生虫的问题,不建议食用。此外,也有存在将福寿螺与田螺弄混误食的情况,建议食用田螺时也要从正规渠道购买,且充分烹饪熟透后食用。”